合作交流

您的位置:主页 > 合作交流 > 会议论坛 >

张协嵩:学术年会参后感——四多

发布日期:2015-12-27 19:07浏览次数:
       2013年11月11日,在马尾卧龙山庄举办了由福建省亚太合作与经济发展研究会组织的题为“闽台现代服务业贸易示范区建设”的学术年会,来自台湾、福建高校与科研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我也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上作了题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构建经验及对福建的启示”简短汇报,并在会后与几位前辈交流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问题。
       参会过程中,本人感触良多,获益颇丰,简要总结为四多。一是多参与。尽可能参与高层次的论坛、会议,不仅能够在听取众多专家学者介绍研究成果或观点中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重点前言问题,还可以通过与专家学者直接的交流对话,消除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持续激发研究的热情。二是多磨炼。从台湾学者在谈论现实问题时儒雅的展示中感受到,只有通过平常扎实的努力,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够更加冷静的思考、从容的表述、自然且深刻的揭示问题的关键或要害点。三是多交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很重要的环节,是与各学科、各领域学者间进行互动,或者观点与自身相左,也能促进自身对问题思考变得更加全面与生动。其中,有的学者认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问题是个伪命题,其主要依据是从当前平潭的产业基础、经济规模、要素条件等方面很不成熟且难以取得突破,本人认为,且不论该学者的观点是否成立,但至少忽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政策。四是多交流。会后在与几位前辈的交谈中得到几点建议的共同点在于,多交流。在与袁书琪教授交换名片过程中,我提及袁教授的职务非常多,他的回答是,社会科学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多交流,他的每一个职务都是一个关系圈,从每一个关系圏都能够与不同的人士交流;的确,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命力在于集思广益。马元柱教授提到,在持续保持对所研究领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敏感性的同时,尤其是年轻人要有对学术问题独立思考后的思想,并大胆的表达。郑有国教授建议年轻的学者就要在自身对科学问题努力研究的基础上,放开步子,与其他学者多进行碰撞,在谈论甚至是争论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思想。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联系方式:

  • 电话:0591-88261383

  • 邮箱:fjauss2003@163.com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福建农林大学诚智楼A栋三层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区域特色发展智库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福建农林大学诚智楼A栋三层 备案号:区域特色发展智库 网站地图